在考慮購買公寓、華廈或社區大樓時,公設比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可直接影響住戶實際擁有的居住空間。所謂「公設比」是指公共設施面積與總建築面積的比例,公設比越低,單戶住戶擁有的實際使用空間就越大,但公設比太低也意味著公共設施較少,因此在選擇合適的公設比時需要取得平衡。接下來,我們將探討公寓、華廈和社區大樓的公設比一般落在多少,以及如何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公設比。
公設比計算的要素有哪些?
公設比的計算公式為「公設面積÷總建築面積×100%」,其中公設面積是指建築物中屬於公共使用的面積,包括大廳、樓梯間、電梯間、消防逃生梯、地下停車場、中庭花園、游泳池、健身房等;總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所有樓層建築面積的總和,包括公設面積和住戶使用的面積。公設比的高低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建築物的類型、樓層、屋齡以及管理方式。
建築物的類型對公設比的影響是比較顯著的。住宅類建築的公設比通常低於商業建築和公共建築,差別在於商業建築和公共建築除了公設之外,還需要額外空間來容納工作人員、訪客和設備,因此公設比會高一些。住宅類建築中,公寓的公設比通常低於華廈和社區大樓,這是因為公寓的建築結構更為簡單,而且通常沒有電梯。華廈和社區大樓的公設比會更高,因為這些建築通常有電梯、健身房、游泳池等公共設施,而且建築結構也更複雜。
建築物的樓層也會影響公設比。一般來說,樓層越高,公設比就越高,這是因為高樓層的建築需要更多的電梯、樓梯間和消防逃生梯等公共設施,而且高樓層的建築往往有更好的景觀,這也會增加公設比。
建築物的屋齡也會影響公設比。一般來說,屋齡越老,公設比就越高,這是因為老建築的公共設施通常比較陳舊,需要更多的維護和翻新費用。新建築的公設比會比較低,因為這些建築的公共設施比較新,而且通常有更先進的設計和更節能的設備。
最後,建築物的管理方式也會影響公設比。如果建築物由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管理,那麼公設比通常會比較低,這是因為物業管理公司可以通過有效的管理來降低公共設施的維護和翻新費用。如果建築物是由業主委員會管理,那麼公設比通常會比較高,這是因為業主委員會通常缺乏專業的管理經驗,而且往往會將公共設施的維護和翻新費用轉嫁給住戶。
不同屋齡的公設比合理範圍?
不同屋齡的建築,公設比的合理範圍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屋齡越新的建築,公設比會越高。這是因為新建築通常會採用更多的公共設施和服務,例如游泳池、健身房、交誼廳等。而這些設施通常會佔用較大的面積,進而提高公設比。
例如,一棟20年屋齡的公寓,公設比可能在15%左右。而一棟5年屋齡的公寓,公設比可能在20%以上。但這僅僅是一個概略的範圍,實際上,公設比的高低還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建築的類型、地點、規模等。
一般來說,不同屋齡的建築,公設比的合理範圍如下:
- 5年內的新建築:公設比通常在20%-30%之間。
- 5-10年的建築:公設比通常在15%-25%之間。
- 10-20年的建築:公設比通常在10%-20%之間。
- 20年以上的老建築:公設比通常在5%-15%之間。
購屋者在選擇房屋時,應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公設比合適的房屋。如果希望擁有更多的公共設施和服務,可以選擇公設比較高的房屋。如果希望擁有更多的實際使用空間,可以選擇公設比較低的房屋。
公設比幾趴合理?.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各類型住宅的公設比差異
公設比是購買公寓、華廈或社區大樓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不同的住宅類型有不同的公設比差異。一般來說,公寓的公設比最低,華廈次之,社區大樓最高。
公寓:公寓是指4~5層且沒有電梯的住宅,公設比約為8%-15%。由於公寓沒有電梯,因此公設比較低,但相對的公共設施也比較少,如游泳池、健身房等。
華廈
華廈是指7~10層樓,有附設電梯的住宅,公設比約為15%-20%。華廈的公設比比公寓高,但公共設施也比較多,如電梯、管理室、停車場等。
社區大樓:社區大樓是指10層樓以上,有附設電梯的住宅,公設比約為30%以上。社區大樓的公設比最高,但公共設施也最齊全,如游泳池、健身房、管理室、停車場、兒童遊樂場等。
購房者在選擇住宅類型時,應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合適的公設比。如果您注重公共設施,那麼可以選擇公設比較高的社區大樓。如果您更注重實際使用空間,那麼可以選擇公設比較低的公寓或華廈。
住宅類型 | 公設比 | 公共設施 |
---|---|---|
公寓 | 8%-15% | 無 |
華廈 | 15%-20% | 電梯、管理室、停車場 |
社區大樓 | 30%以上 | 游泳池、健身房、管理室、停車場、兒童遊樂場 |
公寓、華廈、社區大樓公設比合理範圍?
公設比的合理範圍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建築類型、屋齡、地點和設施。一般來說,公寓的公設比較低,約為8%-15%,而華廈的公設比則略高,約為15%-20%。社區大樓的公設比最高,可達30%以上。
公寓公設比合理範圍:8%-15%
公寓的公設比通常較低,這是因為公寓的建築面積較小,公共設施的種類和數量也較少。常見的公寓公設包括電梯、樓梯間、管理室、停車場和垃圾處理間。
華廈公設比合理範圍:15%-20%
華廈的公設比略高於公寓,這是因為華廈的建築面積較大,公共設施的種類和數量也較多。常見的華廈公設包括電梯、樓梯間、管理室、停車場、垃圾處理間、游泳池和健身房。
社區大樓公設比合理範圍:30%以上
社區大樓的公設比最高,這是因為社區大樓的建築面積最大,公共設施的種類和數量也最多。常見的社區大樓公設包括電梯、樓梯間、管理室、停車場、垃圾處理間、游泳池、健身房、閱覽室、會議室和兒童遊樂場。
購屋者在選擇住宅時,除了公設比之外,還應考慮其他因素,包括房屋的價格、地點、面積、格局、採光、通風和物業管理。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選擇到合適的住宅。
公設比幾趴才合理?買房前先搞懂公寓、華廈、社區大樓的公設比規定
在購買公寓、華廈或社區大樓時,公設比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公設比是指公共設施面積與總建築面積的比例,公設比越高,公共設施越多,但實際使用空間就越少。公設比越低,單戶住戶擁有的實際使用空間就越大。一般而言,公寓的公設比介於8%至15%,華廈的公設比介於15%至20%,社區大樓的公設比則在30%以上。
購買房子時,除了考量個人居住需求和預算外,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瞭解公設比的計算方式,以及公共設施的種類和品質。公設比的計算方式通常是將公共設施面積除以總建築面積,再乘以100%,得出公設比的百分比。公共設施包括電梯、樓梯、走廊、大廳、中庭、花園、游泳池、健身房、停車場、管理室等,這些設施的品質和維護狀況也會影響公設比的高低。
二、比較不同房屋的公設比,並考慮自己的居住需求。在購買房子時,可以比較不同房屋的公設比,選擇公設比較低的房屋,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實際使用空間。同時,也應考慮自己的居住需求,如果需要更多的公共設施,則可以選擇公設比較高的房屋。
三、瞭解公設比的變動情況,以及可能產生的費用。公設比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特別是在社區大樓中,隨著公共設施的增加或維護費用的提高,公設比可能會上升。在購買房子時,應瞭解公設比的變動情況,並考慮可能產生的費用。
公設比是購買公寓、華廈或社區大樓時的重要考量因素,購屋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合適的公設比。公設比越低,單戶住戶擁有的實際使用空間就越大,但較高的公設比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設施和服務。
公設比幾趴合理?結論
在選擇合適的公設比時,應當考慮到自身的需求和預算。如果您更重視實際的使用空間,那麼您可以選擇公設比較低的住宅;如果您更重視公共設施和服務,那麼您可以選擇公設比較高的住宅。無論您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應該對公設比及其對住宅的影響有充分的瞭解,以便做出明智的決定。
公設比的合理性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住宅的類型、地段、屋齡和開發商的良心和誠信。一般來說,公寓的公設比在8%-15%之間,華廈的公設比在15%-20%之間,社區大樓的公設比在30%以上。但是,具體的公設比仍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公設比較低的住宅不一定就比公設比高的住宅差,反之亦然。重要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需求和預算的住宅。
在選擇住宅時,除了考慮公設比之外,還應考慮以下幾點:
- 住宅的類型:公寓、華廈和社區大樓各有優缺點,您應該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類型。
- 住宅的地段:住宅的地段對其價格和價值有很大影響,您應該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工作、生活和娛樂的地段。
- 住宅的屋齡:住宅的屋齡也會影響其價格和價值,您應該選擇一個自己能夠接受的屋齡。
- 住宅的開發商:住宅的開發商也會影響其質量和價值,您應該選擇一個有信譽和實力的開發商。
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公設比幾趴合理?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如何計算公設比?
公設比是將公共設施面積與總建築面積做比較,再乘以100%,即是公設比的計算方式。公設比越低,相對使用空間就越大。例如:總建築面積100坪,公共設施面積20坪,公設比為20%。
2. 不同類型的房子的公設比會有差異嗎?
公設比較高的房屋通常會有更好的公共設施,例如游泳池、健身房、宴會廳等。此外,公設比也與房子的類型有關,公寓的公設比通常較低,而華廈和社區大樓的公設比通常較高。例如:公寓的公設比約在8%-15%,而華廈的公設比約在15%-20%。社區大樓可能會更高,約在30%以上。
3. 購買房子時要注意些什麼?
在購買房子時,除了要考慮房屋的價格、地點、面積等因素外,還應該注意房屋的公設比。公設比越低,通常表示住戶擁有的實際使用空間就越大。但公設比較高的房子通常會有更好的公共設施,因此購房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合適的公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