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怎麼換坪數?拆遷後如何分配坪數?

當談及都更這個複雜的議題時,一個關鍵問題浮現:都更怎麼換坪數?「地主和實施者契約約定」以及「權利變換」是兩種實施坪數置換的方式。前者由地主和實施者自行協商決定;後者則由市府介入,計算扣除建築成本後的地價,再由住戶挑選樓層。

可以參考 都更坪數換算最全攻略:快速估算都更後獲利

都更坪數分配:增量分配原則詳解

在都更坪數分配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增量分配」原則。增量分配是指,在都更後的坪數分配中,住戶分配到的坪數應大於原有坪數。增量分配的比例會根據不同條件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會在20%至50%之間。增量分配原則的制定是為了保障住戶在都更後居住品質的提升。換句話說,在都更後,住戶不僅可以得到增量的坪數,還可以得到更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增量分配原則的實施,也鼓勵住戶參與都更,以促進城市發展。

增量分配原則的計算方式是:

增量分配坪數= ( 都更後建築物總面積 – 都更前建築物總面積 ) 增量分配比例。

舉例來說,如果都更後建築物的總面積為2000坪,而都更前建築物的總面積為1500坪,增量分配比例為30%,則增量分配坪數為:

增量分配坪數= (2000坪 – 1500坪) 30% = 150坪

因此,在都更後,住戶可以分配到的坪數為:

分配坪數= 原有坪數 + 增量分配坪數

如果住戶原有坪數為100坪,則分配坪數為:

分配坪數= 100坪 + 150坪 = 250坪

實際坪數增量分配方式,瞭解不同評估方式

在都更坪數分配的增量分配原則下,實際的坪數增量分配方式會受到不同的評估方式影響,以下介紹兩種最常使用的評估方式:

  • 權利變換:
    • 由市政府或第三方專業機構根據土地價值、房屋建造成本、容積率等因素,評估出每戶住戶應獲得的坪數比例。
    • 住戶可依照評估結果選擇合適的樓層和戶型進行分配。
  • 地主和實施者契約約定:
    • 由地主和實施者自行協商決定坪數置換比例。
    • 坪數分配比例可根據土地價值、房屋建造成本、容積率等因素進行協商。
    • 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後,即可簽訂契約,並按照約定進行坪數分配。
  • 無論採用哪種評估方式,增量分配原則都是都更坪數分配的基本原則,即分配給住戶的坪數應大於原有坪數。具體的坪數增量比例會根據評估方式、土地價值、房屋建造成本、容積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都更怎麼換坪數?.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換坪數方式看這裡:兩種都更坪數置換法

    在都更的過程中,坪數分配是住戶非常關心的問題。一般而言,坪數是指建築面積減去公共設施面積後的可使用面積,也就是住戶實際可以使用的空間。都更後坪數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地主和實施者契約約定」和「權利變換」。

    一、地主和實施者契約約定

    「地主和實施者契約約定」是指,地主和實施者在協議中約定坪數置換比例,進而決定住戶可以獲得多少坪數。這種坪數置換方式通常適用於私人實施的都更。在契約中,地主和實施者可以自由協商坪數置換比例,沒有強制性規定。即使是同一建案,不同住戶的坪數置換比例也不一定是相同的,這取決於雙方的協商結果。

    二、權利變換

    「權利變換」是指,由市政府協助計算土地價值,扣掉房屋建造過程中,個人應負擔的成本後,得出可以給予住戶多少坪數。這種坪數置換方式通常適用於政府主導的都更。在權利變換計算中,住戶的坪數分配是根據其原有房子的面積、樓層、朝向、格局等因素來決定的。住戶在權利變換中可以先依照計算結果選擇樓層,之後再進行實際坪數分配。

    不論採用哪種坪數置換方式,都更後坪數分配的原則都是「增量分配」,即分配給住戶的坪數應大於原有坪數。這意味著,住戶在都更後可以獲得更多的使用空間。但是,實際分配情況需依照都更計畫、法規規定、個案條件等因素綜合考量。

    換坪數方式看這裡:兩種都更坪數置換法
    都更坪數分配方式
    地主和實施者契約約定 由地主和實施者在協議中約定坪數置換比例,決定住戶可以獲得多少坪數。
    坪數置換比例可以自由協商,沒有強制性規定。
    權利變換 由市政府協助計算土地價值,扣掉房屋建造過程中個人應負擔的成本,得出可以給予住戶多少坪數。
    坪數分配根據原有房子的面積、樓層、朝向、格局等因素決定。
    住戶先依計算結果選擇樓層,再進行實際坪數分配。
    不論採用哪種坪數置換方式,都更後的坪數應大於原有坪數,住戶可以獲得更多的使用空間。實際分配情況需依照都更計畫、法規規定、個案條件等因素綜合考量。

    都更後坪數分配影響因素大公開

    都更後坪數分配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不僅牽涉房屋原有坪數及狀態,也會考量當地容積率、建蔽率等法規限制,甚至還可能受到建商利益和政府政策等因素影響。以下列出部分關鍵影響因素:

  • 房屋原有坪數及狀態:房屋原有坪數越大,通常都更後分配的坪數也會越多。但若房屋狀況較差,可能需要額外投入費用進行補強或翻新,進而影響分配坪數。
  • 當地容積率、建蔽率限制:區域容積率與建蔽率,會限制建築物的高度和麪積,進而影響都更後可分配的坪數。若容積率和建蔽率較高,則可分配的坪數可能越多。
  • 建商利益:建商在都更過程中,除了需支付都更費用外,也會考量自身的獲利空間。若建商認為釋出更多坪數給住戶,會影響自身利潤,則可能提供較少的分配坪數。
  • 政府政策:若政府有特定政策鼓勵都市更新,例如提供獎勵措施或減免稅收,也可能影響都更後坪數分配。政府希望透過提供獎勵,讓更多民眾願意參與都更,促進整體城市發展。
  • 由於影響因素眾多且複雜,建議您於都更前,務必先詳細瞭解相關法規、建商背景和政府政策,以確保自身權益。

    都更坪數換算不可不知:坪數分配規則總整理

    一、坪數分配原則

  • 增量分配:分配給住戶的坪數應大於原有坪數。
  • 公平分配:分配坪數時應考量各住戶的權益,並儘量實現公平分配。
  • 實用分配:分配坪數時應考量住戶的實際需求,並儘量實現實用分配。

    二、坪數分配方式

  • 面積比例分配:根據原有坪數與新坪數的比例分配坪數。
  • 價值比例分配:根據原有房屋的價值與新房屋的價值的比例分配坪數。
  • 使用面積分配:根據原有房屋的使用面積與新房屋的使用面積的比例分配坪數。

    三、坪數分配影響因素

  • 原有坪數:原有坪數的大小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 新坪數:新坪數的大小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 房屋價值:房屋價值的高低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 使用面積:房屋使用面積的大小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 住戶人數:住戶人數的多寡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 房屋狀況:房屋狀況的好壞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 都更計畫:都更計畫的內容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 法規規定:法規規定也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 個案條件:個案的具體情況也會影響分配坪數的大小。

    可以參考 都更怎麼換坪數?

    都更怎麼換坪數?結論

    都市更新是改善都市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手段,在進行都更時,常常會遇到坪數分配的問題。都更後坪數分配的原則是「增量分配」,即分配給住戶的坪數應大於原有坪數。具體分配情況需依照都更計畫、法規規定、個案條件等因素綜合考量。

    都更換坪數有兩種置換方法,地主和實施者契約約定坪數比例,另一種是權利變換,由市府協助計算土地價值,扣掉房屋建造過程中,個人應負擔的成本後,得出可以給予住戶的價值是多少,再由住戶選配樓層。

    如果您面臨都更換坪數的問題,建議您先詳閱都更計畫、法規規定,瞭解自己的權益。您也可以諮詢專業人士,如律師、都更專家等,尋求專業意見。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瞭解都更坪數分配相關資訊。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留言詢問。

    都更怎麼換坪數? 常見問題快速FAQ

    一、什麼是增量分配?

    都更坪數分配遵循「增量分配」原則,也就是分配給住戶的坪數應大於原有坪數。旨在彌補拆遷戶因房屋拆遷而造成的損失,保障他們的居住權益。

    二、更換坪數方式有哪些?

    都更坪數置換方式主要有兩種:
    (1)地主和實施者契約約定:由地主和實施者自行協商決定坪數置換比例。
    (2)權利變換:由市府協助計算土地價值,扣除房屋建造過程中,個人應負擔的成本後,得出可以給予住戶的價值是多少,再由住戶選配樓層。

    三、坪數分配影響因素有哪些?

    都更坪數分配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
    (1)都更計畫內容:不同都更計畫的坪數分配原則和標準可能有差異。
    (2)法規規定:都更相關法規對坪數分配做出具體規定。
    (3)個案條件:每個都更個案的具體情況不同,因此坪數分配比例也可能有所不同。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