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中,究竟居民需要出錢嗎?許多民眾對於「都更需要出錢嗎?」感到疑惑與不安,卻又懶於瞭解都更的相關規定,最後錯失了都更參與的機會。因此,本文將由都更專家王小姐來告訴大家都更的費用怎麼算、該由誰負責,讓民眾能夠充分了解都更的財務安排。
可以參考 2024建築成本一坪多少錢?建築成本專家為您分析影響因素並提供降低成本建議
都更費用負擔比例如何計算?
當都更計畫啟動後,會由政府、建商和住戶共同負擔費用。費用負擔比例的計算方式,主要取決於都更單位的類型和規模,以及是否涉及舊有建物拆除等因素。通常,住戶須負擔的費用包括以下幾部分:
指因都更而使土地價值增加所產生的收益,政府會依法徵收一定比例的回饋金。回饋金的計算方式通常是將都更後土地的公告現值與都更前公告現值的差額,乘以一定比例的稅率而得。回饋金的稅率通常在 30% 左右,具體稅率可能因各地政策而有所不同。
指政府為了鼓勵建商進行都更,而提供的一種獎勵措施。容積獎勵金的計算方式通常是將都更後容積率的增加部分,乘以一定比例的計算單價而得。容積獎勵金的計算單價通常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制定。
指都更後,為了興建學校、醫院、公園等公共設施,而需要保留的部分土地價值。公共設施保留地價款的計算方式通常是將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公告現值,乘以一定比例的計算單價而得。公共設施保留地價款的計算單價通常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制定。
指因都更而需要拆除舊有建物,對受到影響的住戶所提供的補償。拆遷補償金的計算方式通常是將拆除建物的價值,加上搬遷費、裝修損失費、營業損失費等,共同計算而得。
都更費用負擔比例如何計算?
都更費用負擔比例的計算,會依照不同情況而有所差異,一般可分為以下三種狀況:
- 都更範圍內住戶全額負擔:
若都更範圍內住戶全額負擔都更費用,則都更費用負擔比例為100%。
- 都更範圍內住戶與政府部分負擔:
若都更範圍內住戶與政府部分負擔都更費用,則都更費用負擔比例由住戶與政府協商決定。一般而言,住戶負擔比例約為30-50%,政府負擔比例約為50-70%。
- 政府全額負擔:
若政府全額負擔都更費用,則都更費用負擔比例為0%。此種情況較為少見,通常發生在政府認為都更具有重大公共利益時。
都更是否需要出錢?拆遷補償金怎麼算?
都更是否需要出錢,取決於都更費用負擔比例。若都更費用負擔比例為0%,則都更不需要出錢;若都更費用負擔比例大於0%,則都更需要出錢。
拆遷補償金的計算,則依照《平均地權條例》第62條之1規定,由縣市政府依據被拆遷房屋的坐落地點、使用分區、建築面積、建築改良物現值、拆遷基地容許建築面積、容積率等因素,逐案評議補償。
一般而言,拆遷補償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拆遷補償金 = [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 × 拆遷基地容許建築面積 + 被拆遷房屋建築改良物現值] × (1 + 拆遷補償調整率)
其中,拆遷補償調整率由縣市政府依據被拆遷房屋的坐落地點、使用分區、建築面積、建築改良物現值、拆遷基地容許建築面積、容積率等因素,逐案評議調整。
都更 需要出錢 嗎?.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政府費用的補貼制度
政府為了鼓勵民眾參與都更,提供了多種費用的補貼制度,包括:
1. 容積獎勵制度
政府會給予參與都更的建商容積獎勵,讓他們可以蓋更多房子。容積獎勵的比例 varies from case to case。一般而言,容積獎勵越高,建商就可以蓋越多的房子,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容積獎勵制度的目的是 encourage private developers to participate in urban renewal projects, thereby reducing the financial burden on the government.
2. 財政補助
政府也會提供財政補助給參與都更的建商和住戶。財政補助的金額與規模 of the urban renewal project 有關。財政補助的目的是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on developers and resi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urban renewal projects, thereby promoting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rojects.
財政補助的具體內容包括:
3. 稅收優惠
政府還會給予參與都更的建商和住戶稅收優惠。稅收優惠的內容包括:
稅收優惠的目的是 reduce the tax burden on developers and resi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urban renewal projects, thereby promoting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rojects.
政府費用的補貼制度 | |
---|---|
容積獎勵制度 | 政府給予參與都更的建商容積獎勵 |
容積獎勵的比例 varies from case to case | |
容積獎勵制度的目的是鼓勵私人開發商參與都市更新項目,從而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 | |
財政補助 | 政府提供財政補助給參與都更的建商和住戶 |
財政補助的金額與都市更新項目的規模有關 | |
財政補助的目的是減輕參與都市更新項目的開發商和居民的財政負擔,從而促進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 | |
財政補助的具體內容 | 拆遷補償金:政府提供拆遷補償金給被拆遷的住戶 |
拆遷補償金的金額按照房子的面積、地段和房屋的狀況等因素計算 | |
安置費用:政府提供安置費用給被拆遷的住戶 | |
安置費用的金額按照住戶的家庭人數和安置房子的面積等因素計算 | |
裝修補貼:政府提供裝修補貼給被拆遷的住戶 | |
裝修補貼的金額按照安置房子的面積和裝修標準等因素計算 | |
稅收優惠 | 政府給予參與都更的建商和住戶稅收優惠 |
稅收優惠的內容包括土地增值稅減免、房屋稅減免和印花稅減免 | |
稅收優惠的目的是減輕參與都市更新項目的開發商和居民的稅務負擔,從而促進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 |
都更出資方式:全民埋單還是住戶自費?
全民埋單
都更的費用來源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議題。有人認為,都更應該由全民埋單,因為都更是一項公共建設,可以使整個城市受惠。也有人認為,都更應該由住戶自費,因為住戶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台灣,都更的費用來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政府補助、民間投資和住戶自籌。政府補助部分,主要包括土地徵收費用、拆遷補償費用和安置費用。民間投資部分,主要包括建築商的投資和銀行的貸款。住戶自籌部分,則包括購屋款、裝修款和物業管理費。
住戶自費
在台北市,都更的費用負擔比例一般為:政府補助佔30%、民間投資佔40%、住戶自籌佔30%。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住戶自籌的比例可能會更高。例如,在老舊公寓改建為高樓住宅的項目中,住戶自籌的比例可能會達到50%以上。
住戶自費的方式,包括兩種:
1. 自行負擔:住戶自行負擔所有都更費用。當然,住戶也可以通過貸款的方式來支付費用。如果住戶無法自行負擔費用,也可以申請政府的補貼或補助。
2. 分期付款:住戶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來支付都更費用。這種方式比較適合經濟條件一般的住戶。但分期付款的方式可能會產生額外利息。
都更費用負擔比例的計算比較複雜,如果有任何疑問,建議還是諮詢專業人士。
都更費用不一定要由住戶自費
都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涉及到政府、住戶和開發商等多方利益,因此在費用負擔上也存在著不同的爭議。但是,隨著近年來政府對都更的支持力度的提高,都更費用不見得一定要由住戶自費,政府也會提供一定的補貼和優惠。此外,住戶也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都更方式,來降低自己的費用負擔。
首先,政府會通過提供補貼和優惠的方式,來減輕住戶的都更費用負擔。例如,政府會為住戶提供一定的拆遷補償金,以彌補他們因房屋被拆除而造成的損失。同時,政府也會為住戶提供一定的安置費用,以確保他們在都更期間能夠有地方居住,讓居民免於因都更而露宿街頭的風險。
其次,住戶也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都更方式,來降低自己的費用負擔。目前,在台灣最為常見的四種都更方式為:容積獎勵、協議合建、都市更新事業、獎勵轉移。容積獎勵是指政府允許開發商在都更後的建築物中增加一定的容積率,以換取開發商支付一定的補償金給住戶。協議合建是指開發商與住戶達成協議,由開發商出資建設新的住宅,住戶則可以獲得一定面積的房屋或補償金。都市更新事業是指政府主導的都更項目,政府會出資收購住戶的房屋,並委託開發商建設新的住宅,住戶則可以獲得一定面積的房屋或補償金。獎勵轉移是指住戶將都更的權利轉讓給開發商,由開發商出資建設新的住宅,住戶則可以獲得一定面積的房屋或補償金。
總之,都更費用不見得一定要由住戶自費,政府也會提供一定的補貼和優惠。同時,住戶也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都更方式,來降低自己的費用負擔。
都更 需要出錢 嗎?結論
都更是否需要出錢,取決於實際情況。一般來說,政府會負擔大部分的都更費用,如拆遷補償費、安置房建設費等。住戶則需要負擔部分費用,如房屋補償款、裝修費等。政府也提供了一些補貼制度,以減輕住戶的負擔。此外,都更的出資方式可以靈活協商,住戶可以選擇自費也可以選擇由政府全額資助。因此,都更是否需要出錢,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總體而言,都更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政府也提供了多項補貼和優惠政策,來減輕住戶的負擔。因此,住戶在考慮是否參與都更時,可以先與相關部門溝通,瞭解具體的費用負擔和補貼政策,再做出決定。
都更 需要出錢 嗎? 常見問題快速FAQ
都更要付錢嗎?
都更費用負擔比例是由政府、住戶、開發商三方共同分擔的。政府一般會負擔20%-30%的費用,剩下的費用由住戶和開發商分攤,住戶一般負擔60%-70%,開發商負擔10%-20%。
拆遷補償金怎麼算?
拆遷補償金的計算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房屋重置價補償、房地產市場價補償、評定補償等。具體的計算方式會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實際情況而定。
政府費用的補貼制度是什麼?
政府為了減輕住戶的負擔,會提供各種補貼制度。比如,政府會對拆遷戶發放補貼金,補貼金的金額一般是房屋重置價的30%-50%。政府還會對開發商提供補貼,補貼金額一般是開發成本的10%-20%。